May 31, 2023
山中一季
blog搭好了,忍不住想写点东西。又不知道写什么,就把2017年第一次出野外时写在douban的日记搬运过来吧! 时间戳:[2017-08-10 10:15:13]
他听见那觉醒的自心之声在对他说:“爱这条河,留在它身旁,向他求教。”是的,他的确想求教于它,聆听它的教诲。他似乎觉得,无论是谁,只要他理解这条河及其秘密,都会理解得更多,都会理解许多秘密,以致于理解一切万有的秘密。——《悉达多》
立秋一过,山里的万物都应声准备降落了。昨天回来的路上,从小溪处吹来一阵风,凉凉的很舒服,闻起来却有了寒冷的气息。走过来时平坦的土地,黄色和绿色的圆叶也用一中午的时间铺了满地。山里的秋天来的太快了,山里的万物也突然会生长的很快,雨季过后林地里长满了蘑菇。但时间却过的很慢很慢,只在人回想起她曾躺在空调房里时,时间又突然变得很快很快。
窗前立了一棵大树,下雨时有一天的时间,都能看它在风雨里摇摆。晴天时要等到下午五点钟后,吃过晚饭推开房门,才能看见它站在余晖里浑身金黄橙绿的样子,看见它身后是群山,群山之上是群星,再之上呢?
我总是想向上,感知更多更多,却不清楚一直以来自己究竟是在向上走还是向下走?而这个问题又要到何时才能看到答案?我清楚的感到,这种现代人的心焦与森林格格不入。
我时常想起小时候大人讲过的故事,总是说一座森林,仿佛森林,山,星空,都是可以用一句话形容,或是用一笔就足以描绘一样。可是当我看过森林,山,星空,当我试图用笔描绘,或向别人讲述时,我只能感到更深的心焦,要如何描述群星闪耀的夜空?森林消失的林线?那些认出蝴蝶、花瓣、蕨类、真菌的时刻,哪怕是回想,我都生怕落下一些细节。作为一个总是希望拥有更高感知和理解力的人,从进入森林的那一刻起,便时刻被这种心焦追随着。
然而这种心焦与森林格格不入,我不断意识到这个问题。身边的所有生物都朝着生命的目标忙碌着,只有我一个人站在原地思考无聊的问题。我向帮忙的师傅请教很多事,师傅告诉我沿着河流的方向就总能到达山脚,但却不能轻易以河流作为标记,因为雨季时处处都是河流。他告诉我,参天的乔木有一天也会倒在推土机下,在森林里有时候要相信自己。我已经开始喜欢跟在师傅后面问各种奇怪的问题了,那些特别朴素却认真的回答,很像他们的脚印,庞大,清晰,深深烙在了土地里。
我在毕业论文里写过我很喜欢生态学的研究方法,喜欢去野外,喜欢读文献,但我没想过,我更喜欢的是工具箱、汗水穿透几层衣服、跟当地的师傅聊天、以及记住林地里的拱形倒木。更喜欢洗澡后喝一口热茶,或者是早晨冰的一杯咖啡。我喜欢的事物很多很多,但我没想到,我不知道自己喜欢的事物原来多的多的多。
这种欣喜和那种心焦,就是我假期里每天,每时每刻正在经历的心情。